亞細胞定位原理
利用GFP、RFP等熒光蛋白具有的熒光性質和靈敏性,來示蹤細胞內的蛋白。將目標蛋白與熒光蛋白的N端或者C端融合,通過瞬轉或穩轉,使該融合蛋白在受體材料細胞內表達,目標蛋白會牽引熒光蛋白一起定位到目標細胞器,經過激光共聚焦顯微鏡激光照射,熒光蛋白會發出熒光,通過觀察熒光蛋白在細胞內顯示的位置,從而可以確定目標蛋白的亞細胞定位情況,即可對蛋白質進行準確定位。
為什么不先對基因做預測,在預測的結果上直接做共定位?
不同的預測網站有不同的計算方法,同一個基因在不同的預測網站也可能得出不同的定位結果。另外所有的結果都應是基于實驗得到的,對于不清楚可能定位在哪里的基因,一般推薦先做普通定位,根據普通定位的結果再決定做哪種細胞器的共定位。
適用于什么實驗場景?
(1)基因功能研究,文章里總少不了這一項。
(2)研究蛋白相互作用,與酵母雙雜實驗結果相互驗證。
亞細胞定位是指在細胞內定位蛋白質、基因或其它分子元件的過程。通過亞細胞定位,可以了解這些物質在細胞中的具體位置、作用和相互關系。在植物細胞中,亞細胞結構包括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質膜、細胞壁等。通過對洋蔥細胞的亞細胞定位,可以揭示洋蔥中生物活性物質在各個亞細胞結構中的分布情況。
洋蔥的亞細胞定位通常采用熒光技術或綠色熒光蛋白標記技術。熒光技術是一種基于抗原-反應的定位技術,通過標記特異性,將目標物質與熒光標記結合,從而對其進行定位。綠色熒光蛋白標記技術則是一種將目標基因與綠色熒光蛋白基因融合,通過觀察綠色熒光蛋白的表達情況來定位目標基因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