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原位雜交天
1. 重新水化和固定
1) 吸取固定好的胚胎,加入50%的PBST溶液,放置5分鐘。
2) 置換成30%的PBST溶液,放置5分鐘
3) 置換成PBST溶液,放置5分鐘,重復一次
4) 置換成4%多聚甲醛的PBS溶液固定20分鐘
5) 用PBST洗兩次,每次放置五分鐘,室溫。
蛋白酶處理與后固定(本實驗不做此步)
1) 用10ul/ml的蛋白酶K在室溫下處理胚胎。5體節以下的胚胎不處理,5體節到24小時的胚胎處理3分鐘,24小時以上的胚胎處理5分鐘或者更長。發育時間越短的胚胎越嫩,可以不用或者少用蛋白酶處理,發育時間長的胚胎就需要用蛋白酶來疏松組織,以便于雜交。
2) 用PBST溶液輕洗,在PBST中放置5分鐘。
3) 用4%多聚甲醛的PBS溶液固定20分鐘,室溫。
4) 用PBST洗兩次,每次放置五分鐘,室溫。
原位雜交技術的定義和基本原理原位雜交技術是一種基于核酸分子雜交原理,將標記的核酸探針與生物組織或細胞中的DNA或RNA進行特異性結合,從而在細胞水平上檢測目標核酸序列分布的技術。原位雜交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利用DNA或RNA的互補性,通過加熱或化學反應使探針與組織或細胞中的目標核酸序列形成雙鏈復合物,進而實現目標核酸序列的定位。
植物原位雜交在遺傳育種方面的應用主要包括:
檢測物種或品種特異性:通過植物原位雜交技術可以檢測出不同物種或品種之間基因表達的差異,從而為物種或品種特異性研究提供依據。
遺傳育種:通過植物原位雜交技術可以檢測到不同品種之間基因表達的差異,從而為遺傳育種提供重要的參考信息。例如,通過將特定的外源基因導入到植物細胞中,然后利用原位雜交技術檢測該基因在植物細胞中的位置和表達情況,為遺傳育種提供重要的參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