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雜交雜交液
(一)雜交液內除含一定濃度的標記探針外,還含有較高濃度的鹽類、甲酰胺、硫酸葡聚糖、牛白蛋白及載體DNA或RNA等。
(二)雜交液中含有較高濃度的Na+可使雜交率增加,可以減低探針與組織標本之間的靜電結合。
(三)賈酰胺可使雜交溫度降低,所以雜交液中加入適量的甲酰胺,可避免因雜交溫度過高而引起的組織形態結構的破壞以及標本的脫落。
(四)硫酸葡聚糖能與水結合,從而減少雜交液的有效容積,提高探針有效濃度,以達到提高雜交率的目的。
植物染色體原位雜交是一種重要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它可以用來研究植物基因組的結構和功能。該技術利用DNA探針與目標DNA序列的互補性結合,通過熒光或性標記來檢測目標DNA序列在染色體上的位置和數量。
植物染色體原位雜交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將DNA探針標記上熒光或性同位素,然后將其與目標DNA序列進行雜交。在雜交過程中,探針與目標DNA序列互補結合,形成穩定的雙鏈DNA分子。隨后,通過熒光或性同位素探測技術,可以檢測到目標DNA序列在染色體上的位置和數量。
植物原位雜交在遺傳育種方面的應用主要包括:
異源染色質及多種染色體畸變檢測:通過遠緣雜交把有用遺傳物質基因的異源染色質漸滲到植物中。如帶有幾種抗病基因的黑麥1R染色體已被整合到許多高產的小麥品種中。原位雜交技術則是鑒定外源染色體(質)的有效手段。
基因組印記研究:基因組印記是指一個基因的兩條染色體上的DNA序列存在差異。通過植物原位雜交技術,可以檢測到基因組印記的存在和分布,從而幫助確定基因組的進化、遺傳和功能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