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疾病動物模型是指醫學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類疾病模擬表現的實驗對象和相關材料。人類各種疾病的發生、發展是十分復雜的,但以人作為實驗對象來研究是有局限性的,許多實驗在道義上也受到限制,不可能也不允許在人體上進行實驗,但利用動物復制疾病模型加以研究,克服這些不足,實驗動物建模的標準:
1、類似性:
在動物身上復制人類疾病模型。目的在于從中找出能夠外推應用于病人的有關規律。外推法(Extrapolation)要冒風險,由于動物與人到底不是一種生物。例如在動物身上無效的藥物不等于臨床無效,反之也然。因而,設計動物疾病模型的一個重要標準是,所復制的模型應盡可能近似于人類疾病的狀況。可以找到與人類疾病相同的動物自發性疾病當然好。
2、反復性:
理想的人類疾病動物模型應該是規范化的,可反復再現的。應盡量選擇規范化實驗動物,也應在規范化動物實驗設備內完成,要均一性。
3、牢靠性:
復制的動物模型來應該力圖可真實地反映人類疾病,即可特異地、牢靠地反映某種疾病或某種機能、代謝、構造變化,應具備該種疾病的主要病癥和體征,經化驗或X光照片、心電圖、病理切片等證明。若易自發地呈現某些相應病變的動物,就不應加以選用,易產生與復制疾病相混雜的疾病者也不宜選用。
4、適用性和可控性:
供醫學實驗研討用的動物模型,在復制時,應盡量思索到今后臨床應用和便于控制其疾病的開展,以利于研討的展開。如雌激素能終止大鼠和小鼠的早期妊娠,但不能終止人的妊娠。因而,選用雌激素復制大鼠和小鼠終止早期妊娠的模型是不適用的。有的動物對某致病因子特別敏感,極易死亡,也不適用。如狗腹腔注射糞便濾液惹起腹膜炎很快死亡(80% 24小時內死亡),來不及做實驗治療察看,而且糞便劑量及細菌菌株不好控制,因而不能精確反復實驗結果。
5、易行性和經濟性:
在復制動物模型時,所采用的辦法應盡量做到容易執行和符合經濟標準。靈長類動物與人近似,復制的疾病模型類似性好,但稀少昂貴,即便獼猴也不可多得,更不用說猩猩、長臂猿。除了在動物選擇上要思索易行性和經濟性標準外,而且在模型復制的辦法上、指標的察看上也都要留意這一標準。